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件通知 | 青海大学加强“三基”建设实施方案

青海大学加强“三基”建设实施方案

青大党办字〔2014〕23号

 

校内各单位:

《青海大学加强“三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2014年10月21日第14次校党委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4年10月31日 

 

 

青海大学加强“三基”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学校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设(以下简称“三基”建设),筑牢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更好地把各项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根据《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意见》(青发〔2014〕17号)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加强“三基”建设是落实中央从严治党方针的重大举措,是强基固本的必然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对于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完成改革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任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坚持和拓展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党委历来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不断夯实事业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尤其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校党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着力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全校基层组织面貌和党员干部作风得到明显改观,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团结奋斗,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深入分析,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基层组织不强、基础工作不实、基本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学校各层面仍有不同程度存在。如基层组织方面:部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党支部工作特色不突出,党员教育管理不够严格,组织生活落实的不好,有些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抓得不紧,战斗力不强等。基础工作方面:有些工作责任不清、不规范、不扎实,质量不高、效率不高,数据不准,管理不到位等。基本能力方面:部分干部职工工作思路不清,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单一,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校决策部署的落实和各项工作的整体推进,影响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加以解决。

在学校开展加强“三基”建设,不仅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需要,也是为“三区”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的必然要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三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把这项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二)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改革精神、法治理念、廉政意识和科学管理要求贯彻“三基”建设始终,以强化基层组织为关,以做实基础工作为路径,以提升基本能力为手段,不断推动学校各级党组织、行政组织、群团组织成为功能完善、团结和谐、充满活力、坚强有力,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坚强力量;推动校内建立职能清晰、管理精细、权责明确、高效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广大干部职工成为信念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合格建设者,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提升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二、主要目标和工作步骤

(一)主要目标。按照省委“三基”建设工作整体安排部署,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学校“三基”建设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通过三个阶段工作,使学校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

年见成效。从2014年11月到2016年10月,结合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学校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牢固树立重视“三基”建设的鲜明导向,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查摆“三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建立台帐,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集中解决一批“三基”方面的突出问题,基本形成“责任明确、管理规范、运转良好、运行规范”的工作格局,“三基”建设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基层党组织面貌明显改观,各级各部门工作力量明显加强,党员干部作风持续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四年上台阶。通过第一阶段的工作,积累一些基本经验,从2016年10月到2018年10月,要在深层次上推进“三基”建设,引导和教育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路再突破,使“三基”建设在学校形成一股风气,对学校全局工作的促进作用更加显现。基层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办学治校能力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七年大变样。经过七年的努力,到2020年,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深化“三基”建设,“三基”建设在学校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工作。基层党组织富有活力和战斗力,各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广大干部职工推动学校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大幅提升,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依法治校建设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更加科学、治理能力显著提高,学校事业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工作步骤

打基础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一)宣传发动(2014年11月—2014年12月)。深入学习、宣传开展“三基”建设的重大意义,成立“三基”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落实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

(二)查摆问题,制定方案(2014年11月)。校内各单位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层层制定“三基”建设实施方案。

(三)制定考核标准(2014年12月)。“三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制定实施《青海大学“三基”建设考核验收标准》。

    全面提升阶段(2014年12月—2019年10月)

(一)2014年12月,对各单位制定《实施方案》整体情况进行检查。确定重点单位、重点问题、重点工作,进行重点突破,力争在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到2016年10月,实现40%以上的基层单位达到 “三基”建设目标要求。

(二)2016年10月,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开展“三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进行补充完善,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巩固成果,整体推进。到2018年10月,实现70%以上的基层单位达到“三基”建设目标要求。 

(三)2018年10月,根据四年来深入开展“三基”建设的整体情况,对已达标的基层单位,要进一步查找不足,提出更高的标准,继续推进和深化“三基”建设;对基本达标的单位,要加强指导,查找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限时完成达标任务;对未达标的单位,要定责任、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限期整改。到2019年10月,校内各单位达到“三基”建设目标要求。

评估总结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6月)

(一)回头看。各级党组织制定回头看方案,明确回头看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要召开专题会议对“三基”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进行整改,确保“回头看”工作的成效。 

(二)考核验收。严格按照“三基”建设要求,对“三基”建设成果进行考核验收。要分类梳理,全面评估,总结成绩、亮点工作,形成上级肯定、群众认可、效果显著的总结报告。

三、工作任务

学校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着力在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素质能力、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强化质量管理、提升办事效率、全面提质增效、服务改革发展八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以“三基”建设推动各单位各部门工作实现新提升、全校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强化基层组织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推进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创建工作,深入实施“高原先锋”工程,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通过不懈努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形式,发挥党组织“五好”和党员“五带头”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党建基础工作,健全党员台账,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建立健全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务和院(系)务定期通报制度、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等,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按《党章》规定,健全学校各级党组织机构。按照有利于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教工党支部一般应按照院系内设的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本科生党支部一般应按照班级、年级或专业设置;研究生党支部

一般应按照学科、专业设置。同时,积极探索在科研团队、学生社团、学生公寓等领域建立党组织,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面。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考评工作,每两年对全校基层党组织进行一次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基层党支部按优秀、良好、达标、未达标四个档次进行评定,对不重视党建工作和基础工作薄弱的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促进软弱涣散组织进位达标。

制定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意见,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到基层、到师生中间为群众服务活动,全体在职党员要“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进一步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建设和学校各项工作向前推进做贡献。

挥党建带团建群建的机制优势,加强工会组织,切实发挥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健全共青团组织,扎实做好团员发展和教育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发挥好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2.加强基层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研究制定加强院(系)等班子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班子职数、任职条件和上岗程序,逐步改善基层班子的年龄和专业结构,增强基层班子活力。建立健全从教学科研一线选拔干部的机制,真正把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拔充实到基层班子中来。

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清正廉洁好”的“五好”标准,深入推进院系优秀班子创建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院(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 “五好”目标,成为善于办学治院(系)、领导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3.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配备专兼职党建工作人员,建立健全选拔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发展机制,注重选拔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把思想政治素质好、肯于奉献、有较强工作能力、愿意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和教师补充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重视基层党务管理干部的培训和交流,在学习培训中注重素质的提升,把党建业务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有计划地采取短期集训、业务讲座、工作研讨以及学校与省委组织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相关部门共建的 “在线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抓好党务干部的经常性业务培训。学校层面上每年举办一期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轮训;院系党委、党总支对本单位的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开展党建业务知识集中培训。

4.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加大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力度,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年龄、知识结构。完善发展党员工作群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全面推广“双推双选”制度。严格党员组织生活,从严管理党员,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工作。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大力倡导人文关怀,重视党员干部职工身心健康。

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继续落实本科生班级中“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高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建立党员联系青年教师制度,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沟通、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青年教师,注重在青年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注重在青年教师党员中培养业务骨干,把广大青年教师团结、凝聚到党组织周围。

(二)打牢基础工作

1.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按照省委要求和“三定”方案规定,结合《青海大学章程》的制定,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准确定位学校职能,建立健全学校及各单位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和岗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统筹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统筹规划学校各部门内部科级机构设置,开展部门内设机构清理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在明确职责定位上下功夫,科学设置工作岗位,因事设岗、因岗定责、因责选人,严格定岗定责定员,真正形成岗位明确、职责清晰、责任到人的良好工作机制。要注重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从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制度漏洞着手,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使基础工作扎实到位,工作方式得以转变,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倡导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查漏补缺,编印制度汇编,全面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强化制度执行,严格落实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良好机制,严肃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规可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全面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加强职工队伍管理,建设一支乐于吃苦、勤于实干、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加强作风、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和引导全校师生员工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牢固树立“稳定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按照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要求,积极构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保障体系,强化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管理无遗漏,确保校园和谐安全稳定。

3.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持续开展正风肃纪行动,集中整治纪律松懈、出勤不出力、推诿扯皮、责任心不强等突出问题,同时不断查找作风方面出现的新问题、认真整改,扩大整治成效。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 “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活动,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坚决纠治慵懒散拖现象,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和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职能部门要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多到院(系)去、多到师生中去,帮助院(系)和师生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师生的信任和拥戴。各级干部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自觉地讲政治、顾大局,对校党委、行政的决策部署,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做到令行禁止。各级干部在工作中要养成主动积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患得患失,畏难发愁,避重就轻,敷衍塞责的思想和作风。

4.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抓好分管领域的作风建设。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制度,大兴直接联系群众之风。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回访制度,对调整满半年和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回访调查,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和履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完善作风建设群众评判机制,促进干部作风持续改进,结合年终考核,通过召开征求意见会,问卷调查等,对领导干部进行一次作风评议。完善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和约束机制,对在政治、组织、工作、财经等各方面的纪律,都要严格执行,坚决不打折扣、不予通融、不搞变通,确保真正落实到位。做到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让纪律真正成为规范干部行为的硬约束,对违反纪律的人和事,坚决做到“零容忍”,决不姑息、决不迁就。

(三)提升基本能力

1.加强素质能力培养。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和制度自信。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和敢于担当的作风,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奋发有为地推进工作。

坚持和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促进干部多岗位锻炼,优化能力结构。利用对口支援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每年选派一批干部前往清华大学等对口支援院校挂职锻炼或培训学习。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结合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青海大学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办法》和《青海大学2015—2020年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为建设现代大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完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按照省委要求,建立先培训、后上岗,先测评、后任职的基本能力准入机制。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对各级各类人员全面实行基本能力测评,测评达标的准予上岗,能力业绩突出的优先选拔使用,对测评不达标的进行离岗培训,培训后仍不达标的依据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组织人事部和校内二级院系要抓紧制定基本能力标准和评价考核体系,按省委工作部署的时间节点完成对现有人员基本能力培训、测试、上岗工作。加强对校内各单位的考核,分类设置考核指标,不断完善考核内容,提高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全面了解班子和干部的情况。依据岗位目标责任、基本能力评价指标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建立和完善干部职工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区分考核重点、程序和方法,分别建立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办法,从德、勤、能、绩、廉五个方面,对干部职工年度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将考核结果与被评价人的提升、调岗、晋级等挂钩,激励各级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着力推进学校重点工作。全校要树立一盘棋意识,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在以下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强化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力争进入国家“2011计划”,积极组织“盐湖资源化学与过程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国家“2011计划”,加大4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二是全面推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建设和深入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三是深化对口支援工作,加大院系帮扶力度,推进院系间交流和学科专业建设帮扶;充分发挥对口支援任职干部的作用,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深层发展。四是坚持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继续推进“十百千”工程,加大硕、博士引进、“昆仑学者”选聘工作力度,实施青海大学 “1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三江源学者”计划。五是加快《青海大学章程》编制,《章程》是学校发展的总纲,要彰显出青海大学的特色、办学方向、管理体制,起草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教师、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民主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使章程起草成为学校凝聚共识、促进管理、增进和谐的过程。六是深化教育综合领域改革,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引导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坚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能力素质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探索多样化发展,做到体现办学理念、适应社会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发挥优势特色。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与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三基”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为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全力推进学校“三基”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以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三基”建设领导小组。全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加强“三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安排部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切实抓好“三基”建设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学校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抓“三基”的重任,力争在一些方面率先探索、实现突破校内各单位党委书记、总支书记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单位制定的加强“三基”建设实施方案,及时报校“三基”办公室。

(三)完善工作机制。校内各单位要把自查自纠贯穿于加强“三基”建设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差距,纠正偏差,确保“三基”建设工作扎实健康开展。各单位要建立“三基”建设工作档案,全面记录工作情况,做到工作方案、自查自纠、工作措施等有据可查。

(四)营造浓厚氛围。及时总结提炼“三基”建设过程中的新鲜成果和典型经验,从而发挥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党委宣传部和各单位要大力宣传加强“三基”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加强“三基”建设氛围。